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
(资料图)
有时候,一句话可以挽回一个人,一句话也能寒了一颗心。
如果不想失去对方,就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。
尤其以下三句话,说的多了,真心待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少。
你要这么想,我也没办法
亲密关系里,最忌讳的就是“胡思乱想”。
想象的空间无限大,彼此的误会就越深。
许多人一旦爆发争吵,感到厌烦或懒得解释时,就会丢给对方一句:
“你要这么想,我也没有办法。”
这句话看似是妥协,实则是满满的抵触。
因为此时,两人已经产生了矛盾,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解决问题。
一句随你怎么想,可能逃避了当下的争吵,但也给彼此的关系,带来难以愈合的伤口。
因为拒绝沟通,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漠视。
当一个人长时间,感到对方的敷衍、冷漠,再热情的火苗,也会被浇灭。
一段圆满的感情,需要彼此的双向奔赴。
没有人甘心守着不愿回应的人,离开只是时间问题。
因此,想要一段长久的关系,就不要再用这句话推开陪伴你的人。
你烦不烦?
有位网友,分享了自己的故事,看完让人唏嘘。
他是名留守儿童,自幼由爷爷带大。
年幼的他,还不懂亲情和时间的珍贵,面对爷爷无条件的爱,只是随意的索取。
当他见识到更繁华的世界时,早就忽视了爷爷佝偻的背,每日翘首以盼,只为能多看孙子一眼。
就算有难得的相处时间,他也是全神贯注的盯着手机。
爷爷怕他饿了、冷了、累了,不停的叮嘱,这些在他耳朵边成了烦人的唠叨。
终于有次,他没有忍住,吼道:
“你很烦人。”
没想到,这成为他此生最后悔的话。
不久后,爷爷就走了。
只要想到自己说出那句话时,爷爷眼中突然暗淡下的光,他内心的悔意如浪潮,翻涌而起,一遍遍击打着自己的良心。
一句“你烦不烦”,包含不满和厌倦。短短四个字,对在乎你的人,便是极大的伤害。
再包容你的人,也有离你而去的那一天,善待对方,也是善待你自己。
说了你也不懂
只要为人父母,就能明白,父母对子女的要求,并不停留在物质回报。
子女孝顺父母,最好的方式,就是耐心和理解。
其实换位思考,便不难理解。
有次,我陪着朋友去遛娃,孩子正到三四岁,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。
一路上,他不停地问各种稀奇古怪、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,还会翻来覆去的追问。
朋友不但没有不耐烦,而且会微笑着鼓励他。
这时,我脑海中浮现出相似的一幕:
过年回家,上了年纪的妈妈,刚学会网上购物,兴致勃勃的跑来问我。
刚开始,我还耐着性子给她解答,可没过一天,她又忘了。
反复几次,我就失去了耐心,告诉她:
“不懂就不要问了,说了你也听不懂。”
当时,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带给她的感受。
直到有天,看到她跟我说话时,小心翼翼的样子,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,已经给父母造成了伤害。
其实真正的孝顺,就是在乎他们的感受。
就像我们年幼时,对世界一无所知,他们会一遍遍教我们。
当他们年华老去,跟不上变化的一天来临时,也要用耐心陪伴他们,不要用一句“说了你也不懂”,寒了他们的心。
想要经营好一段关系,就从好好说话开始。
有误会,就积极沟通;有情绪,就学会控制;不随意发火,修炼自己的耐心;
主动关心别人,彼此才会越来越好。
世上最愚蠢的事,莫过于失去后才懂得珍惜。
愿你从此刻,善待身边爱你的人,过好当下,才能获得最踏实的幸福感。
点个在看,一起共勉。
标签: